摘要提示:

公司资产置换案例分析。要求1.公司状况2.为什么要进行资产置换3.通过...资产重组模式案例分析xxxx年证券市场兴起了重组我们,

【好顺佳】为企业提供0元代办工商注册、个体工商户注册、工商局注册查询、工商变更等工商办理服务,0元即可公司工商注册,快至3天领执照。

代办工商注册扫码加微信

公司资产置换案例分析。要求1.公司状况2.为什么要进行资产置换3.通过...

资产重组模式案例分析

xxxx年证券市场兴起了重组我们,一方面上市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要生存要发展,另一方面一些经营良好的公司特别是高科技民营企业急于进入资本市场,以求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有以资本运作获利为目的的。通过转让股权获取差价,资产转让获得现金,二级市场炒作获爆利。无论在于什么目的,从企业的重组模式看,主要有四种,本文将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并对有效的壳资源进行分析。

一、股权协议转让

股权转 让是指一个企业通过有偿或无偿受让另一个企业一定数量的股权,而达到控股目的的协议。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股权有偿转让式

股权有偿转让是指并购公司根据股权协议价格受让目标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从而获得目标公司控制权的并购行为,有时亦称股权有偿协议转让,股权有偿转让一般是善意并购,即在并购前事先征得目标公司的同意,双方就有关并购价格、支付、双方的法律地位、富余职工的安排等内容协商一致并签订协议。股权转让的对象一般是指国家股和法人股。

按照并购的对象划分,股权有偿转让主要分为两类,即上市公司作为目标公司的股权有偿转让和上市公司作为并购公司的股权有偿转让。

案例分析:中远--众城资产重组案

受让双方基本情况:a、中远置业是中远集团于1997年3月27日成立的大型 控股公司,注册资金 亿元。中远集团是1993年组建的以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为核心的企业,在国家56家特大型国营集团公司中排名第五,中远集团的集装箱的置位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中远置业这次行动是在中远集团支持下完成的。b、众城实业由于1994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产业不景气,经营业绩连续大幅度滑坡,净资产收益率从1994年的 %降至1995年 %再降至 %,资产沉淀达两亿多。前四名股东分别是陆家嘴公司、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第二营业部、中房上海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持股比例相对平均,分别为 %、 %、 %和 %。

案例发展过程:A、中远置业与上海建行第二营业部及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中远置业一次性受让众城实业发起人国有法人股共 万股,每股转让价格3元,总共耗资 亿元。中远置业持有众城实业 %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B、中远(上海)营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房上海房地产开发总公司签署协议,一次性受让总共占众城实业总股本 %的发起人法人股,每股受让价格 元,总共耗资 亿元。至此中远置业共持有众城实业 %的股权,成为其绝对控股方。

股权转让上市公司案例(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对股价的影响)

“买壳上市”有其优点,一是控股短时间内能达到重组的目的,二是可以不受上市额度的限制,而达到最终上市的目的。

中远选择众城实业为目标公司有以下几个主要优势,一是众城实业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地处上海浦东发展区;二是可以享受上海浦东发展区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三是众城实业资产结构单一,资产质量相对良好;四是公司资产和财务状况很适合于购并整合工作的展开;五是众城实业作为上海最早的“老八股“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可以借收购提高中远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知名度,扩大企业的影响。

本案例的特点在于:1)、中远为收购众城实业专门组建一家收购主体公司--中远(上海)置业发展有限公司;2)中远从相对控股过度到绝对控股,从而控制企业间接上市;3)、中远付出了近4亿元资金取得众城的控制权,收购直接以现金的进行。

(二)股权无偿转让式

股权无偿转让式指政府(上市公司的国家股的所有者)通过行政手段将上市公司的产权无偿划归并购公司的产权重组行为。 股权无偿划转通过改变股权的持股者来强化上市公司的直接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和管理,提高资产运营的效率。股权无偿划转的主要优点是将业绩欠佳的上市公司划转给大型国有控股公司,以利于控股公司对上市公司的”扶持“,从而得到业绩改善,同时也利于国有控股公司壮大实力,利于政府培养”大公司“;政府将国有股权转让给其它资产经营实体,有利于减少上市公司的直接干预,优化行业内部组合。

案例分析:兰陵陈香--环宇资产重组案

1、收购背景:山东环宇股份有限公司系1996年上市的历史遗留问题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后经营业绩下滑,1996年税后利润106万元,1997年1--6月份,经营亏损419万元,如果继续经营商业业务,则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种状况无法改变。因此山东环宇公司董事会提出公司经营的战略转移。

2、案例发展过程:山东兰陵企业(集团)总公司受让临沂市国资局持有的山东环宇股份 %的股份,股份总数为4545万股。环宇股份改名兰陵陈香。

3、本案例的主要特点:1)、兰陵 集团通过无偿划拨取得环宇控股权后,进行了整体的资产置换,可见,在资产重组活动中各种重组是混合运用的。2)、重组效果明显,经过资产重组,兰陵陈香拥有“兰陵”、”喜临门“、” 陈香“三大系列酒类品牌,尽管公司只享受郯城酒厂、平邑县酒厂、兰陵美酒公司1997年下半年收益,不享受人民商场、鲁南大厦和国贸公司下半年收益,在上半年主营业务亏损 万元,利润总额亏损 万元的情况下,1997年全年实现主营业务利润707万元,利润总额3066万元,每股收益0,303元。 3)、政府行为明显,将壳资源划给本地利税大户,体现了当地政府抓好放差的发展的思路。

二、股权市价收购

在二级市场上以市场价格收购上市公司流通股份。由于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中非流通股占大多数,在二级市场上用市价进行收购只适用于小部分公司,主要为三无概念公司,即无国家股、无法人股、无职工股的公司。同时正因为直接面对二级面市场,所引起的震动也最大。

案例分析:(1)宝安收购延中

延中作为沪市老八股,以其三无概念、业绩优良一直深受瞩目。深宝安于1993年9月开始通过其下属公司收购延中股票,经几次举牌,至1993年10月已经持有 %,从此入主延中。此为我国市场上第一起二级市场收购案例。

本案例的特点:首先是恶意收购,延中当时的管理者并不欢迎宝安,并采取了反收购行动,这也是首次上市公司开展反收购活动;其次宝安违法操作,在持有10%以上时才举牌公告,受到了证监会的处罚;第三是宝安在收购后长期持有,直到1998年2月北大收购延中时才部分退出,但目前仍是第一大股东;最后宝安在控制延中后并未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运用,延中并未有大的变化,经营业绩甚至出现滑坡。

(2)北大收购延中

1998年2月4月,宝安五次宣布减持延中,延中股价不跌反涨。不久后,1998年5月11日,北大下属公司宣布共计持有延中5%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并在5月25日的股东大会上控制了董事会。

本案例的特点:第一是善意收购,收购方北大与被收购方控股股东宝安达成内部协议,和平转让;第二是北大只掌握了名义控制权,以第二大股东地位却入主董事会,地位并不稳固;第三是影响很大,由于5年前的宝延事件,延中为世人瞩目,一直不被人视为合适的收购对象,北大以巨大代价换取区区5%股权,而且并没有继续增持股份,很难理解。

三、资产置换

上市公司将亏损或微利的资产与其他公司资产进行置换,从而达到提高公司资产质量的目的的行为。资产置换的特点在于资产内容变动人,多为彻底变更资产内容;资产置换将会从根本上影响公司的盈利情况,见效快,一般能作到当年扭亏为盈;资产置换多有政府行为作指导,并多数选择当地企业作为置换对象。

案例分析:联合实业重组

1997年6月,联合实业第一大股东上海纺织工业经营公司向上海上实(集团)有限公司转让其所持有的29%的股份,第二大股东也转让其25%给上实公司的关联单位香港一公司。上实公司由此掌握了联合实业绝对控股权。上实公司控股后,股份公司除将配股资金投入上实公司的一个房地产项目外,还将部分资产进行了置换,转让股份公司下属三个公司股权给上实公司,从上实公司购买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公司25%股权,价格基本相等,均为4000余万元。

本案例的特点:A、联合实业是一家效益较好的公司,连续三年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以上,本次重组后,1998年5月就完成配股;

B、尽管没有叫资产置换,但实质上是将股份公司的部分资产与大股东进行等价交换;C、置换的是部分资产,部分影响了公司效益,但却是重要的部分,在1997年中期联合实业净资产收益率为 %,经营呈下降趋势,经置换后1997年度收益率达到17%,不能忽视资产置换的作用。

四、合资经营

合资经营是指其他公司以与上市公司股东合资经营的共同成立公司,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

案例分析:创智控股五一文

1998年4月,五一文的大股东五一文资产管理协会以其在五一文总股本中的 %的股权出资,湖南创智软件园有限公司以部分资产出资,成立湖南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协会占49%,创智软件园占51%,创智科技公司由此成为五文第一大股东,创智软件园间接控制了五一文。

本案例特点:A五一文为1997年上市公司,效益较好,享有配股权;B本次合资,创智软件园实质上没有动用任何资金。

以合资公司的形式取得上市公司股权是一种非常合理、有效、迅速的方法,表面看没有代价,内部必然有交易或者政府行为。

五、壳资源的选择分析

通过对以往成功案例的分析,我们认为具备壳资源的上市公司可以有以下一些类别:

1、业绩较差,所属行业发展前景不好的企业

根据目前我国已经成功的一些借壳上市案例,其中大部分由于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出现困难或较差而促成的。在未来,借壳上市应该首先关注绩连续几年较差,所属行业为夕阳行业的企业。

2、上市公司中股本较小的企业

出于壳企业及其主管部门日益认识到壳自身的价值,所以,借壳成本来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买”壳。在未来的企业收购活动中,由于需要付出的较高的成本,即买壳者会越来越重视壳企业的股本规模,较小规模的壳企业会更受青睐。

3、上市时企业股本结构中流通股较大的企业

企业借壳上市操作中,如果借壳方企业经济实力雄厚,可直接从二级市场上分次分散购买壳企业的流通股,直至达到控股目的。而从二级市场上操作。壳资源一般是流通股比重较大、股本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

4、每股净资产不高的企业

对于非流通股协议转让的重组,一般的作法是以每股净资产为依据,上下作一定浮动。太高的净资产 会使收购成本提高,从而加大操作的难度。

5、股权分散的企业

股权分散使达到控股地位所需股权比例较小,可降低收购成本。

6、理想状态下,被收购壳资源最好已有连续两年的净资产收益率,10%以上的良好业绩。

股权转让概念股龙头有哪些

股权转让,是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权的民事法律行为。

股权转让概念股在节前成为难得的热点,泸天化、英力特等股票强势上涨,股权转让概念股开始受场内外资金追捧。节后国栋建设大股东转让股权,复牌后一字涨停,带领其他股权转让概念股走强,股权转让概念或持续发力。

股权转让导致公司实控人发生改变的公司,一般情况下在二级市场容易受到资金关注。按照资本运作的模式,新股东在获得公司控制权之后,会加速资本运作,比如注入新股东旗下资产等。市场预期新股东的优质资产注入或使公司盈利能力提升,股价往往会提前反应。

10日晚间两市集中出现四家筹划股权转让案例:

司尔特:控股股东筹划转让控制权,股票;

我们高铁:控股股东筹划转让股权,股票;

ST合金:第二大股东拟转让股权,股票;

太阳纸业:控股股东拟向复星集团之控股企业转让 %公司股份,股票10月11日复牌。

并购重组办法出来之后,借壳难度增加,股权转让成为变相借壳新路径,市场对股权转让炒作也热起来,其中四川双马( + %)便成为其中翘楚。

泸天化:大股东公开征集受让方,大股东拟转让 %股权。业内人士表示,泸天化此举有利于促进上市公司转型升级、持续发展和改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能力。

四川双马:北京和谐恒源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天津赛克环合计以协议受让 %四川双马)股权,收购比例超过了30%自动触发全面收购要约,次要约收购的要约价格为 元/股。

英力特:大股东英力特集团的控股股东国电电力( + %)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英力特集团转让英力特化工、英力特煤业相关资产的议案》,英力特集团拟以公开征集受让方的转让其全部持有的英力特 %股份,公司控制权将发生变更。

乐通股份:协议转让价 元。新股东:深圳市大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周镇科为大晟资产实际控制人。

上述转让完成后,大晟资产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周镇科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周镇科为上市公司大晟文化( + %)(原宝诚股份,股票代码:600892)的实际控制人。

周镇科此前通过股份转让形式入主宝诚股份,并对其进行重组 ,变更为文化行业公司。

襄阳轴承:公司控股股东三环集团拟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事宜,可能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而这也是继湖北能源去年易主央企之后,湖北省属国资的又一次大变革。

香梨股份: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新疆昌源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昌源水务”)的控股股东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水务”)于9月6日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了相关议案,同意通过产权交易所将其所持有的昌源水务51%股权公开挂牌转让。经申请,公司股票自9月8日复牌。

青松股份: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柯维龙、持股5%以上股东柯维新及其他股东陈尚和、傅耿声等共计9名公司股东于9月12日与山西广佳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简称“广佳汇”)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拟向广佳汇转让上述股东直接持有公司股份合计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转让价格为 元/股,转让价款总额为 亿元。

山西三维:由于受到市场环境、行业监管政策变化、部分标的资产无法按预期计划纳入重组范围等影响,公司决定终止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同日公司披露,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路桥集团")将通过受让公司控股股东三维华邦100%股权的,成为上市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

大连电瓷: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刘桂雪9月19日与阜宁稀土意隆磁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意隆磁材”)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刘桂雪拟将其持有的大连电瓷股份4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 %,以28元/股(较上市公司前一交易日收盘价 元/股溢价 %)的价格协议转让给意隆磁材,转让总价款含税合计 亿元。

本次协议转让完成后,刘桂雪持有公司股份数下降为163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8%;意隆磁材将持有大连电瓷400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 %,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意隆磁材实际控制人的朱冠成及邱素珍将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深圳惠程:协议转让价19元。新股东:中驰极速及其一致行动人中源信,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已变更为汪超涌先生和李亦非女士。已辟谣360借壳。

栋梁新材:协议转让价 元。新股东:万邦德集团有限公司和原大股东股份相同,共同控制。栋梁新材原本拟以发行股份购买万邦德制药100%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但由于该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涉及环节较多,交易各方就重组所涉及的资金方案、盈利预测补偿方案及申报文件准备等相关事项或方案仍无法在规定期限内达成一致或协调完成,最终终止了上述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公开资料显示,万邦药业早前曾谋求在创业板上市,之后其IPO申请项目被证监会"终止审查

运盛医疗:协议转让价 元。新股东:四川蓝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蓝润资产成立于2014年3月,其控股股东为蓝润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戴学斌、董翔夫妇。

蓝润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 为核心业务,同时以物业管理、能源化工等产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型综合产业集团。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蓝润集团的土地储备 量、累积开发量、累积管理物业等重要指标在四川房企中均名列前茅。

此外,截至2015年12月31日,蓝润集团总资产为 亿元,净资产为 亿元;其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亿元,净利润 亿元。

对于此次受让股权的目的,蓝润资产表示,其主要目的是利用上市公司平台有效整合资源,增强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改善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同时认可并看好运盛医疗未来发展前景,通过此次股份转让,拟获取上市公司股权增值带来的投资收益。

三爱富( ):协议转让价 元。新股东: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海华谊与公司、中国文发集团于8月5日签署了《重大资产重组框架协议》,上海华谊通过公开征集向意向受让方中国文发集团协议转让三爱富20%股份,并由上海华谊收购三爱富现有主要资产,由三爱富购买注入资产,通过实施重大资产出售和资产注入 ,促进三爱富实现转型发展。

中国文发集团成立于2003年4月,注册资本为12亿元,其出资人为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

这也意味着,上述转让完成后,三爱富控股股东将由上海华谊变更为中国文发集团,实际控制人将由上海市国资委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LJJY9418】

日海通讯:协议转让价 元。新股东:润达泰,实际控制人将由王文生变更为薛健。润达泰成立于今年6月29日,注册资本20亿元,其普通合伙人为上海锡玉翔投资有限公司,出资200万元,有限合伙人为润良泰,出资 亿元。

润良泰则成立于2015年2月,注册资本90亿元,其执行事务合伙人也是上海锡玉翔,后者出资1000万元,润良泰的有限合伙人则包括华升资管、双良科技、中裕投资、天硕投资、华有科技投资等,出资额分别为30亿、10亿、10亿、 亿和10亿元。

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案例研究

关于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案例研究

引导语:我国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尝试起始于1999年,粤美的管理层通过受让法人股,成功收购上市公司。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关于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案例研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早期发展

2001年以后,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开始增多,随着2002年《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出台,管理层收购成为一大热点,被作为经理层激励、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手段,引起各方的关注。

一方面,实施MBO是实现国有资本战略性退出,优化企业治理结构的一剂良药;同时也是解决由于历史原因导致的集体企业产权界定模糊问题、实现企业所有权向真正的所有者回归的一条捷径。另一方面,不少人对MBO的实施动机、定价标准、融资等诸多问题提出种种质疑,认为在相关法规不完善、操作程序不规范的情况下,MBO隐患太多,极有可能产生国有资产流失、损害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等种种弊端。2003年3月,财政部向原国家经贸委企业司发函,建议暂停对MBO的审批。同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对涉及国有股权转让的管理层收购进行了较为严格的规定。由此,如火如荼的MBO我们开始走向低潮。

二、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典型模式

(一)关联股东共同收购

关联股东共同收购最典型的案例及美的(美的集团,SZ000333)的管理层收购。参与美的管理层收购的两家公司开联和美托,具有关联关系,前者的主要股东是董事长的儿子何剑锋,后者则是董事长何享健本人。由于2001年中国证监会还没有对收购中“一致行动人”作出规定,两个公司通过分别收购美的的部分股份,顺利获得了控制权。同时,也顺利规避了“要约收购”的义务。

这种模式还可能出现一些不同情况,例如管理层分别成立两家公司共同收购,典型的如深方大(方大集团,SZ000055)的管理层收购,由于目前《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对“一致行动人”的界定比较模糊,管理层在实施收购、获得控

股权的同时回避“要约收购”义务。

随着《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对于一致行动人的界定逐步完善,美的模式已不是一个可行的路径。

(二)间接收购

上市公司国有股股权转让必须经过财政部审批,程序较为复杂、所需时间较长,而未上市的国有资产转让相对来说则要容易一些。因此,通过直接收购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实施间接收购,是管理层收购的一种重要途径,比较典型的有鄂尔多斯(鄂尔多斯,SH600295)管理层收购。管理层和职工共同出资成立的东民公司,通过收购上市公司鄂尔多斯的第一大股东鄂尔多斯集团,间接成为鄂尔多斯的控股股东。同样的案例还有宇通客车(宇通客车,SH600066)、宁波富邦(宁波富邦,SH600768)等。

2010年以来的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案例并不多,包括2012年的大连国际(SZ000881)、2014年的山东如意(SZ002195)和2016年的东贝B股(SH900956),上述案例无一例外均采取了间接收购的模式。

(三)形式上无关联的法人联合收购

在管理层暂时无力实施获得绝对控股权的收购时,还可能利用一家形式上无关联关系的法人共同参与管理层收购,从而获得相对较高的控股地位,宇通客车(宇通客车,SH600066)的管理层收购就是一例。2002年6月,郑州市国资局将上市公司宇通客车的大股东宇通集团的 %的股份转让给管理层出资成立的上海宇通, %的股份转让给河南建业公司。上海宇通利用对宇通集团的控股,联合河南建业成功收购了上市公司宇通客车。宁波富邦(宁波富邦,SH600768)的管理层收购也属于这种模式,两个形式上无关联关系的公司宁波富邦、上海城开联合收购上市公司第一、第二大股东股份,共持有上市公司 %的股份,由于这两家公司没有形式上的关联关系,并不构成关联交易,可以避免要约收购。同时,这种模式的管理层收购还可以再管理层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借助另一家形式上无关联的法人,成功实施收购,其实质是管理层利用外部权益资本融资。

(四)参与发起,逐步收购

深方大(方大集团,SZ000055)、洞庭水殖(大湖股份,SH600257)的管理层收购颇具特色,在公司上市之初,管理层就通过成立另一家“壳公司”,参与上市公司发起设立,由于资金较少,参股份额有限,并不是公司控股股东。在以后的经营中,管理层通过“壳公司”的资本运作,增加在上市公司股份,逐步实现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深方大1995年成立之初,董事长熊建明就通过个人持股98%,在香港成立集康公司,参与深方大的发起设立,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在2001年又个人持股85%成立邦林公司,和其他中、高层管理人员成立的时利和公司共同收购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全部股份,实施了管理层收购。以权益计,熊健明个人对深方大的持股比例在20%以上,成为实际控股股东。在洞庭水殖的管理层收购中,管理层发起成立的泓鑫公司从一开始就参与上市公司的发起设立,并持有股份 %。2002年9月,泓鑫公司进一步收购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 %股份,合计持有上市公司 %股份,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

(五)收购非控股法人股东股份,实现间接收购

上市公司管理层欲实施管理层收购,但是公司控股股东又不愿意出让股份,此时,管理层通过收购其他法人股东股份的,实施间接收购。这种有点类似于西方国家流行的“敌意收购”,但由于收购者作为目标公司管理者的特殊身份,又不同于“敌意收购”。目前,佛塑股份、特变电工的管理层收购是以这种进行。佛塑股份(佛塑科技,SZ000973)的管理层收购中,管理层成立的富硕公司通过受让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特变电工(特变电工,SH600089)的管理层分别收购第一、五、八大股东 %、 %、 %股份,共持有上市公司 %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早期的这种模式下的管理层收购虽然并不彻底,管理层并没有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但是管理者的身份已经发生重要改变,由纯粹的“管理者”变成了“重要股东”,从而改变了公司原有的治理结构,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要影响。

收购非控股法人股东股份进行间接收购在近年来又出现了新的案例,在这两个案例中,管理层均获得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2014年的山东如意(SZ002195)管理层收购案例,公司董事长控制的如意科技原持有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毛纺集团 %的股份,通过收购中亿集团持有的毛纺集团 %的股份,合计持有毛

纺集团 %股份,超过了东方资产持有的毛纺集团 %的股权比例,成为毛纺集团的控股股东并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2016年的东贝B股(SH900956)管理层收购案例中,公司管理层控制的冷机实业原持有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东贝集团 %的股份,通过收购洛克电气持有的东贝集团 %的股权,冷机实业将合计持有东贝集团 %的股权,并通过与持有东贝集团 %股份的埃博科技签署《股权委托管理协议》,合计控制东贝集团 %股权,超过东方资产的 %的持股比例,成为东贝集团和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

三、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资金来源

(一)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融资情况

(二)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融资的`特征

1、从公开披露信息看,早期管理层收购资金大部分来自管理层自筹资金 从交易情况看,早期的管理层为收购成立的新公司注册资本都比较高,其中,洞庭水殖、特变电工、胜利股份、鄂尔多斯、宇通客车等5家公司的注册资本均高于收购所需资金。并且,管理层在这些收购平台公司中所占权益比例高,只有洞庭水殖的受让方有20%权益属于外来机构投资者融资。由于这些收购平台公司都是新成立,注册资本较好地反应了内部现金流,据此可以判断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管理层自筹。

2、个人融资是管理层收购资金的重要来源

然而,管理层用于成立平台公司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个人融资。中国管理层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合理的推测是管理层收购的资金大量来源于个人借款,例如向亲朋好友借款,用个人资产向银行作抵押贷款、以个人信誉向其他企业融资等,个人融资成为管理层收购资金的重要来源。佛塑股份再管理层收购的公告中,明确披露了所需资金由管理层自行通过借款、贷款解决。

3、外部权益资本较少参与管理层收购

在典型的管理层收购中,收购资金除了依靠大量的借贷以外,还可以通过吸收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等权益资本形式,共同参与管理层收购。在上述案例中,只有较少案例利用了外部机构投资者的权益资本,其他收购活动全部依靠管理层自筹资金入股解决。

4、股权质押成为管理层收购再融资的重要手段

在已经完成管理层收购后,一些注册资本低于收购资金的受让人都进行了股权质押融资,如美的集团、方大集团和最新的东贝B股案例。先通过银行或者其他机构借款进行管理层收购,收购完成后再进行股权质押将上述借款还清,虽然本质上是一种“以新债还旧债”的行为,但是能够让管理层收购的资金来源多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5、分期付款具有卖方融资的性质

分期付款作为一种融资技巧,被应用到管理层收购中。如佛塑股份管理层收购中,收购平台富硕公司通过分期付款,解决收购资金不足的问题。通过与原第二大股东协商,在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后,支付首期转让款,恰好略等于富硕公司的注册资本,而承诺在股权过户时支付余款13,764万元,另外在一年内付清剩余的16, 万元。通过分期付款,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富硕公司得到了卖方16, 万元的1年期融资。

四、近年来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相关案例

(一)2012年大连国际MBO

1、收购的基本情况

本次管理层收购的收购方为大连翰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翰博投资”),是大连国际董监高为主出资组建的有限公司,管理层合计持有翰博投资 %股权。本次收购为翰博投资受让亿达投资持有的国合集团30%股权,转让后,翰博投资持有国合集团53%的股权,并通过国合集团间接持有大连过 %股权。

本次收购前上市公司的控制关系结构图为:

本次收购完成后控制权关系结构图为:

2、股权转让协议的主要内容

转让协议当事人:亿达投资(出让方)和翰博投资(受让方);

协议签署日期:2012年8月21日;

转让的股权及比例:亿达投资持有的国合集团30%股权;

股权转让的价款:人民币17,000万元;

付款安排:翰博投资在股权转让协议生效后五个工作日内向亿达投资支付80%的股权转让价款(即人民币13,600万元);并在股权过户登记变更完成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支付剩余20%的股权转让价款(即人民币3,400万元);

股权转让协议的生效:股权转让协议经大连国际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生效。

3、收购资金来源

上述收购资金来源于翰博投资的自有资金1,500万元、股东借款3,500万元及银行贷款12,000万元。根据翰博投资与中国农业银行大连软东支行签订的贷款意向书,中国农业银行大连软东支行将为翰博投资提供12,000万元的信贷资金用于本次股权转让价款的支付。翰博投资各股东承诺,如出现上述资金不足以支付本次股权转让全部价款的情形,各股东将按出资比例向翰博投资提供剩余股权转让款。翰博投资声明,本次受让国合集团30%股权所需资金未直接或者间接来源于大连国际,也没有与大连国际进行资产置换或者其他交易获取资金。

4、本次收购的定价

本次收购中,翰博投资以17,000万元收购了亿达投资持有的国合集团30%的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翰博投资将持有国合集团53%的股权,其通过国合集团间接持有了大连国际56,772,782份股权,占大连国际股本总额的 %。

本次收购价格是以评估机构出具的《大连翰博投资有限公司拟收购中国大连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股权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书》(元正评报字[2012]第086号)为基础确定的。根据该评估报告,截至2011年12月31日,国合集团30%股权的价值为18, 万元。根据交易双方意愿,经协商,翰博投资和亿达投资以评估价值为基础进行了友好协商,最终确定本次收购价格为17,000万元。

元正评估在对国合集团股权价值进行评估时,评估假设及评估方法合理,评估结果真实反映了国合集团股权的价值,不存在明显低估情况。其中对国合集团

拥有的大连国际股权的评估值为48, 万元,该评估值与大连国际评估报告中上市公司全部股东权益评估值的 %一致,且略高于该部分股权按照2011年12月30日和2012年7月13日收盘价计算的价值。如以该评估值作为大连国际股票市值,则相对于大连国际2011年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每股收益,市盈率为 倍,与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市盈率 接近,因此该评估值不存在明显低估大连国际股权价值的问题。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原文地址:股权转让上市公司案例(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对股价的影响)发布于:2024-04-25 11: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