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标注册权,侵犯商标注册权案例
摘要:侵犯商标注册权概述侵犯商标注册权是指从事工商活动的法人或公民违反商标管理法规,不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
侵犯商标注册权概述
侵犯商标注册权是指从事工商活动的法人或公民违反商标管理法规,不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并且获取的非法利益数额较大或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213条至215条对侵犯商标权构成犯罪的行为及其处罚作出了明确规定。
侵犯商标注册权的构成要件
侵犯商标注册权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受刑法保护的一定社会关系,即国家的商标管理活动和商标专用权主体的商标权。侵犯商标罪的客体是双重客体,既包括国家的商标管理活动,也包括商标专用权主体的合法权益。
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是指违反行为人商标管理法规,侵害他人注册商标的积极行为。具体特点包括:
侵犯商标罪是一种以作为的方式所进行的犯罪。
违反的法规必须是商标管理法规。
侵犯的商标必须是他人的注册商标。
与侵权人协商解决:向侵权人说明其侵害了商标权,并要求停止侵害和赔偿损失。
请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行政处理: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出具书面请求,说明侵权事由、法律依据等。
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要求提交起诉状,并准备相关证据。
犯罪主体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即刑事责任的承担者。法人犯罪的,处以罚金,对于直接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以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和罚金。
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和对此种行为的危害后果所抱的心理态度,即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侵犯商标罪是一种故意犯罪,过失只能构成商标侵权,而不能构成假冒商标罪。
侵犯商标注册权的现状和趋势
侵犯商标权的犯罪行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且逐渐从单一型向着复合型方向发展,常伴随生产、销售伪劣商品、非法经营、走私等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犯罪手段日益智能化,犯罪主体复杂化,且犯罪活动呈现国际化趋势。
如何处理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当商标权被侵犯时,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解决:
侵犯商标权的处罚
被侵权人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处理,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未构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处以罚款。
侵犯商标注册权是一种违法行为,涉及违反商标管理法规,侵害他人注册商标的权益。面对此类行为,权利人可以通过协商、行政处理和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有权采取措施,制止侵权行为并给予相应的处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侵犯商标权的行为也在不断演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打击力度,保护知识产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原文地址:侵犯商标注册权,侵犯商标注册权案例发布于:2024-07-31 09:01:16